怎样才能使自己变得稳重成熟些
 

  中学生在迈进校门之后,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少人已开始摆脱童年时的稚气,不愿再与年龄较小的孩子玩耍,并在他们面前尽量显出一副成人的模样,口吻、语气也显得老成多了。与童年时的那种天真活泼,说话做事爱随心所欲、感情用事相比,许多人都能做到凡事“三思而后行”,言谈、举止都比较稳重和成熟。但是,毋庸诿言,也有不少中学生仍然象童年时那样显得稚气十足,以致于经常被家长斥为“嘴上没毛,做事不牢”。作为一个中学生,怎样才能克服稚气,使自己变得稳重成熟些呢?心理学家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强理智对感情的调节。一个人能否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用理智老控制、支配自己的感情,不让情绪的烈马"信马由缰",是稳重成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儿童的理智感比较淡薄,说话做事往往只凭感情,喜欢怎么说就怎么说,喜欢怎么做就怎么做,理智对感情的调节功能相当微弱。进入青春期后,理智感开始增强,做事不再象童年时那么任性、莽撞,凡事皆思前想后,看是否符合社会和他人的要求及期待。一般说来,理智感越强,理智对感情的调节功能也越强,人就愈显得稳定成熟。因此,加强理智对感情的调节,是使自己变得稳定成熟的第一要义。
  2、 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态度。世界观在人的心理结构中位于最高层次,它也是个人行为举止的最高调节器。它不仅决定了个人对周围人和物的态度,而且也调节人行为的活动方向和进行方式,并以观念、信念、理想、需要、动机、兴趣等具体形式表现在人的个性倾向性之中,对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巨大的影响,从而直接影响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无产阶级世界观是占支配地位的世界观,也是最正确的世界观。只有树立了无产阶级世界观,对社会、人生才会有正确的认识。才能科学地分析周围所发生的事情,并能冷静地、妥善地处理好这些事情,这样,就能使自己逐步成熟起来。
  3、 选择良好的榜样进行模仿。善于模仿是中学生的一个显著的心理特点。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和麦克唐纳通过实验证明,儿童社会行为的成熟模式的学习受儿童可引榜样的影响多于强化方面的影响。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就是这个意思。因此,要想使自己尽快地做到稳重、成熟,最简单的捷径就是:以成人或同龄人中较稳重和成熟者作为自己的榜样,模仿他们的行为举止、待人接物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向他们学习、看齐。这样,久之,自己也就会变得稳重成熟起来。
  4、 提高自我意识水平。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进入中学以后,人的自我意识逐渐成熟起来,能够正确地进行自我知觉、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意识的成熟,不仅使人能正确地评价他人的行为,“择其善者而从之”,而且也特别关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问题,并能采取种种措施调控自己的言谈举止,希望能留给别人一个良好的印象。有些心理学家将此称为“印象管理”。印象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个体按照社会和他人所期待的角色行为模式来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从而也就是使自己逐渐变得稳定成熟的过程。这是因为,稳定成熟的标准是社会规定的,它具体体现在社会所期待的角色行为模式之中。因此,只要不断提高自我意识水平,按照社会所期待的角色行为模式进行“印象管理”,就能使自己逐步稳定成熟起来。

>> 友 情 链 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