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适应数字化转型 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北京市外事学校召开教育教学研讨会

发布时间: 2023/9/1 11:58:00 访问次数: 6023
 

      2023年8月28日,北京市外事学校组织全体干部、新学期任课教师,召开了以“主动适应数字化转型 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为主题的教育教学研讨会。研讨会围绕“构建数字化教育背景下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课程体系框架”和“基于数字化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两个议题展开。
      本次研讨会旨在落实教育部《教师数字素养》标准,结合暑期基础教育干部教师全员实训,提高教师了解数字化教育背景下知识图谱的应用以及提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教育数字化应用的意识和数字素养,以集中、分组再集中的形式进行。
      28日上午,在学校报告厅教务处刘畅主任为老师们介绍人工智能与知识图谱及对我校教师数字素养问卷结果进行了分析。刘畅主任结合日常教学对于学科融合、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研讨思路,并布置研讨议题。
      在随后的专业部分组研讨中,酒店与烹饪两个专业部主任介绍了各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师们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在专业部汇报环节,刘若潼老师说到:“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们拥有原料品质鉴别初加工,厨房设备运用安全生产美化设计,营养餐设计成本核算,新技法智能设备使用,绿色生产,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学生们不仅需要学习烹饪相关的知识,也需要学习营养学、食品安全学、成本核算等厨师必修课,除此之外,还要提升人文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公共基础课,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和行业的发展,提升学生们的就业竞争力”。
      师彦祥老师从体育学科的角度分析了如何用科学锻炼提升学生的职业体能。首先,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体育课程应体现“健康第一”“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新理念;其次,要结合烹饪专业学生就业的特定导向,应充分考虑其专业特点和烹饪职业技能的特点,强调烹饪专业学生职业体育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职业体能。烹饪专业操作技术性高,劳动强度大,具有脑力和体力并用的特点。烹饪专业实践教学以刀工切配、勺工和面案为技能教学重点。对腿、腰背、特别是手臂、手腕和手指的力量与耐力素质要求较高,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设计进行基础体能训练,如跑、跳等灵活性训练与专项肌肉训练,重点锻炼在烹饪专业中运用较多的上下肢和腰腹的肌肉训练,让学生在走向职业道路上受益。
      张玄老师就自己的英语教学实践进行了分享,她说到:“教师可针对学生正在专业课上学习的英文菜谱中的词汇,教授学生相关的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也可讨论某些食材或工具的文化背景。例如,“土豆”在美国被称为“potato”,而在英国则可能被称为“spud"。随后,让学生独立阅读菜谱并回答关于菜谱的问题,如:“这个菜需要哪些主要食材?”“烹饪过程中的第三步是什么?”“讨论菜谱中可能的模糊之处,如某些烹饪指导可能需要根据经验进行解读。”接下来,将英文菜谱分为段落或部分,鼓励学生翻译成中文并进行小组讨论,比较各自的翻译,讨论差异并达成共识。教师可以提供反馈,指出常见的翻译错误或不够准确的地方。最后,可以让学生朗读菜谱,或者模拟烹饪节目,用英语描述烹饪过程。通过这一系列层层递进的课堂活动,可以全方位地锻炼学生的英语技能,并帮助学生复习一些烹饪知识和技巧,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
      下午,教学处按照研讨会前进行的北京市外事学校教师数字素养的问卷情况,打破了专业部、教研组建构,事先进行了再分组,促进各学科教师充分交流,由9个教研组长组织围绕“基于数字化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这一主题进行研讨与成果汇报。
      经过一个小时的头脑风暴,各组老师们对教师数字素养、数字化应用维度、混合式教学及基于数字化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提出了可行性策略及思考:对于数字素养提升方面,教师们认为,一方面我们要深耕已有平台的使用,另一方面还要加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借助混合式教学手段,从课前课中课后给与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进行分层教学,优化提交作业流程,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复习的平台资源。
      尉京菁副校长在总结中,提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教师们要不断提升数字化认识,强化数字化意愿,坚定数字化意志,提升学习数字化知识及混合式教学能力,灵活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混合式教学,以外事学校的教风:厚德 爱生 乐教 创新对全体教师提出了新学期的寄语。
                                         
                                                                                                教务处 王媛媛
 

 
 
推荐】【字体: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