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连中俄 技能筑匠心—— 北京市外事学校烹饪专业师生赴俄罗斯交流访问

发布时间: 2025/7/7 12:26:00 访问次数: 2566
 

      2025 年 6 月 22 日至 26 日,北京市外事学校受邀赴俄罗斯莫斯科参加第五届 “丝路工匠” 国际技能大赛西式烹调赛。该赛事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俄罗斯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等多国教育机构联合主办。为响应 “一带一路” 倡议,提升烹饪专业办学水平,学校烹饪专业部康杰主任、王晓龙老师带领李佶霖、薛梦涵两名同学赴俄罗斯交流访问。
      作为学校主管烹饪专业全面工作的负责人,康杰主任此次首赴国际赛场带队参赛,得以直接掌握赛事规则、技术标准及行业前沿动态,有利于学校优化专业建设方向、制定契合国际趋势的人才培养方案。而拥有14年以上西式烹调教学经验的王晓龙老师,凭借扎实的国际赛事指导能力,全程为学生提供技术细节打磨、规则适应引导及心理调适支持,成为团队赛场表现的重要保障。
      此次出访是“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专项行动计划的重要实践。这场跨越国界的技能比拼与文化交流,为师生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窗口,也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的职业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赛事期间学校与莫斯科协同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为两校加深职业教育交流搭建新桥梁。
      外事学校师生们抵达莫斯科后,在协同大学协同学院参加赛前准备会与赛项开幕式,系统了解赛程规则,感受国际赛事氛围。
      6月24日,比赛在俄罗斯第十服务学院委托的合作企业VASILCHUKI CHAIHONA No.1拉开帷幕。尽管受当地院校假期及实训室装修影响,比赛场地临时调整,我校学子仍以“丝路食材融合”为创意核心,在有限条件下呈现出兼具东方美学意境与西式烹调技法的创意菜品。作为对接国际行业前沿的赛项,其技术标准与评价体系精准映射着西式烹调领域的技术动态与教学改革方向。赛场之外,学生们还与俄方师生开展咖啡技艺交流,在亲手制作咖啡的实践中精进技能、加深理解。王晓龙老师则全程跟进学生状态,及时应对突发技术问题与赛场规则争议,确保比赛顺利推进。
      赛事同期,一场意义深远的签约仪式在莫斯科协同大学举行。烹饪专业部主任康杰代表学校,与该校中等职业与基础教育副校长别礼琴科·尼娜·弗拉基米罗夫娜女士,共同签署合作协议谅解备忘录(MOU)。协议中明确涵盖学术交流、学生交换、文化活动等七大核心领域,特别提出联合申请中俄政府教育合作资金,并建立由两校校长牵头的常态化协调机制。这为两校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创造了契机,助力长效国际交流机制的构建。根据协议,未来五年两校将开展烹饪专业联合办学、教师互派研修等项目,学生可通过"技能实训+文化体验"的双轨模式加强交流互鉴,拓展国际视野。
      在莫斯科职业教育学院交流环节,师生团队参观了该校创新实验室与学生项目展区。两校就"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标准展开深入研讨,为后续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奠定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路”重要论述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一带一路”建设根植于历史,但面向未来;“一带一路”建设是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实践; “一带一路”建设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指出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此次北京市外事学校出访俄罗斯,积极响应这一伟大倡议,不仅在国际赛事中积累宝贵经验,更通过与莫斯科协同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 “丝路工匠” 精神转化为可持续推进的教育交流机制。这一举措紧密契合 “一带一路” 建设中民心相通、教育合作的重要内容,为两国学子搭建起知识互通、技能互鉴的桥梁,助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与卓越技能的新时代工匠,推动职业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迈向新高度。
                                     
                                                                                                         康杰


 
 
推荐】【字体: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