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外事学校教学处于近期组织2023年新入职教师开展了“启航杯”新任教师教学风采展示和交流活动。本次活动,学校邀请了西城区研修学院部分学科教研员、行业专家、西城区导师团成员走进新教师课堂,共同把脉,促进新教师综合育人水平提升。
4月9日,张博识和王鑫荣两位历史、地理职普班任课教师进行了展示。课程结束后,研修学院地理学科教研员对于年轻老师的课给予了认可,并就大单元教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数字技术的有效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指导。
教学处刘畅副主任主持了听评课反馈及研讨活动,相关教学干部、专家下组观摩,所有新教师分组进行了讨论。各组代表围绕“数字技术有效应用”、“职普班以学情精准分析为基础的教学”、“综合素养提升的路径”等内容进行发言,新教师的教学师傅、教研组组长、区导师团成员汪珊珊老师先后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细致的点评。
5月6日至5月10日,9名新教师分别进行了公开课展示。每位新教师都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教学特色和优势,认真分析学情,充分运用数字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思维能力和课堂参与度。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使得英语教学更加高效、生动、有趣。张楠老师在英语课上利用英语AI听说课堂设备监测每一个学生的英语发音情况,更快、更准确地发现学生的亮点和不足,并结合系统打分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效率,并将学习指导延伸到课后。一些原本英语基础不好、自信心不足的学生也主动使用“AI听说课堂”,从不声不响的课堂旁观者,变成了积极的参与者。
王媛媛老师的音乐课引导学生们采用聆听、感悟、体验等方式去发现中国民族古典音乐《春江花月夜》的独特魅力。王老师与学生合奏共同演绎了《渔歌唱晚》主题音乐,深化学生对作品审美认知的同时,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倾听与协作能力、注意力及参与感、获得感。
行之至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每天公开课活动结束后,教务处都会“趁热打铁”,参照北京市中小学新任教师“启航杯”教学风采展示评价标准进行评课活动并进行评价。
在公开课交流过程中,每位新教师都要全程参与线上或线下听课与四次的线下评课,教学干部、教研组长、教学师傅、导师团成员汪珊珊老师全程参与。教学处刘畅副主任在学习通中推送了新课程标准下评课的六个方向,并对新教师评课以及教学过程中数字技术的应用、问题链的设计、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等方面给予提示。教学评议贯穿全程,在集体探讨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数字技术应用、学生数字素养的培养、板书出现的时机、大单元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共同探索了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
5月底,新教师基于课堂教学进行了课后说课活动,教师们对教学过程再次进行梳理、总结、回顾、反思。
王媛 刘畅 尉京菁